北京商报讯(记者 刘四红)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?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是何走向?又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?8月5日,在青岛举办的2023恒昌高端财富论坛上发布的《2023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资产配置策略指引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,对业内关注的多个话题进行了解读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《指引》对2023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回顾,总体来看,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但不及预期,上半年GDP增长5.5%。一、二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.5%和6.3%。
随着国内疫情影响明显消退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缓解,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。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,消费尤其是接触性消费显著回升,各项稳经济政策继续靠前发力,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,新动能势头依然强劲,新产业新业态较快发展。
“当前中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,政策利好不断,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明显改善。恒昌一直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韧性与成长前景,通过自身迭代升级、守正创新、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,加大科技创新与应用,助力民营经济发展。”恒昌创始人兼CEO秦洪涛在现场表示。
但进入二季度,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,内生动力不强、总需求不足的问题突出,这既体现了疫情“疤痕效应”的影响,也叠加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结构性阵痛。
展望2023年下半年,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增大,中国出口增长面临压力。中国经济恢复将更多依赖内需。《指引》预计全年GDP增长5.4%左右。
从需求端来看,消费将保持温和修复,居民消费信心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。随着经济持续修复以及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,消费有望延续复苏态势。但考虑到疫情“疤痕效应”依然存在,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回升仍需时间。《指引》预计消费修复的节奏将会是温和的、渐近的。
另外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增长,三大投资仍将呈现分化态势。根据《指引》,基建投资仍是当前恢复经济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,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。受企业利润下降、产能利用率较低以及外需走弱等因素影响,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放缓,但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投资仍将是重要支撑。
此外,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放缓,出口增长面临较大压力。一方面,欧、美终端需求不振;另一方面,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支撑作用恐将减弱。
不过,房地产投资仍将处于负增长区间,商品房销售尚未有实质性好转,房地产投资链前端的拿地和开工积极性依然偏弱,这将对房地产投资复苏形成一定阻力。
“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疲软有多个原因,包括企业的盲目扩张,高储蓄率下投资渠道狭窄导致房地产投资持续火爆,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影响叠加等。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、国家高端智库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指出,尽管面临多重因素挑战,但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,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依然有很强的韧性与亮点。
《指引》也提出,从历史库存周期平均时长(40个月左右)来看,下半年工业部门有望进入主动补库存周期。消费温和恢复,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继续发挥托底经济的支撑作用,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将逐步传导至工业企业生产端,带动工业生产持续加快。
2023年以来,工业发展新动能培育不断深化,制造业高端化、绿色化稳步发展。伴随各地加快部署先进制造领域发展,工业结构持续优化,工业发展新动能将持续释放。另外,服务业恢复仍有较大上升空间。伴随接触型消费的进一步复苏,收入改善带动消费能力持续提升,叠加上年低基数,服务业复苏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仍然可期。
《指引》同时指出,2023年下半年投资也将面临国内外的一些不确定因素。一方面,国内疫后经济恢复不及预期、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、减税降费力度持续加大,影响财政收入增速。积极的财政政策仍需要继续发挥逆周期调控作用,同时地方政府在就业、教育、医疗等领域的刚性支出压力仍然较大,存量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另一方面,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加剧,大国博弈更趋激烈。全球利率水平仍将维持高位,全球债务可持续性面临挑战。
此外,房地产市场恢复不确定性依然较大。短期来看:一是需求释放缺乏延续性,居民预期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。二是对房价走势预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。三是房企偿债压力依然较大,对市场预期形成扰动。长期来看,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滑,人口拐点来临将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逻辑。房地产市场风险值得持续关注。
展望2023年下半年资产配置策略,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、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学术顾问宗良表示,“复苏之路难免存在波折,但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是确定的。在2023上半年,A股市场受政策催化、市场情绪和预期变化影响,走出了极致分化的行情。展望下半年,伴随着经济复苏渐次展开,权益市场震荡上行,公募私募也有望重回升势”。
《指引》认为,债券方面上行空间收窄,国债收益率或将低位运行;大宗商品则需关注结构性机会,其中原油将宽幅波动;铜下行压力加大,黄金或将震荡上涨。私募股权投资则可重点关注硬科技、新能源、创新医疗三大赛道。
关键词: